《奇迹男孩》观后感10篇

更新时间:2025-10-18 13:23:53
《奇迹男孩》观后感10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奇迹男孩》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奇迹男孩》观后感1

奥吉,长的和其他小孩有点不一样,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点幽默又有点自卑的人,生活在一个很好的家庭,从小梦想着去太空冒险,是一个很懂事又聪明的小孩。

电影里讲述了,他的出生就是不平凡的,出生时遇到了乳臭未干的接生医生,旁边还伴随着一个大摄像机在帮倒忙。出生后做了27次手术,才使得他正常生存。

由于长的跟其他小孩长的不太一样,从没在学校上过学。如今小学五年级了,妈妈想要让他迈出一步,到学校去上课。

刚开始的他,对生活充满害怕。在上学前见了一次校长,校长安排了几个学生与他认识,他少言寡语,只是盯的地板看,是一个很自卑的人。

回到家时,没有因为朱利安的问他的,为何这么丑,是否被大火烧过而拒绝学校。

而是以幽默的口吻说,学校的科学选修课很棒,他需要换一个更好的科学教师了。

以此开始他的上学之旅。他去上学,也许是觉得学校真的不错,学前认识的同学这种程度看待他,他还能接受;也许是因为听到了父母为他去上学的事情而争吵;也许是真的对科学课感兴趣的。从他淡定的表情看来,他真的是一个幽默又懂事的小孩。

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却才刚开始。

上学的第一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奥吉受到了各种异样的目光,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他假装自己是很受欢迎的人走在路上。也许是学前的相识,朱利安被奥吉纠正了“巩怕”事件。朱利安用星球大战里的人物,达斯西迪厄斯暗讽奥吉的长相;吃饭时,没有人愿意与他同桌;课后,又被嘲笑他留的小辫子早已过时。

遭受了一天的学校生活,奥吉终于忍受不住了。放学时,带起头盔躲到了自己的世界。

他向妈妈抱怨,为什么自己长的这么丑,因为他的长像,没有人愿意跟他说话,是不是世界所有的人都是以貌取人。妈妈耐心的开导平复了他悲伤的心情。

在一次科学课上,奥吉用作弊赢得了他的第一次友谊。他们一起吃饭,一起下课,一起玩游戏。奥吉第一次感受到了学校的乐趣。

可是好景不长,在奥吉最喜欢的万圣节的那天。杰克却在他背后说,如果他长的像奥吉一样,肯定早就自杀了。也许是无心,可是碰巧被奥吉听到了。杰克因此也失去了一个朋友。

上帝为你关上门是,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莎莫是一个有想法的小女孩,她和奥吉一样,想获得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于是他们就组成了莎奥组合。她对奥吉真诚以待,奥吉也同样的真诚,这样的友情让人羡慕。

这种友情杰克是羡慕的,他为自己的说错话懊悔,最后以打一架,来捍卫自己与奥吉的友情,来结束与朱利安的友情。他用科学课一起合作的实验和在电脑上的游戏与奥吉恢复了友情。

从与莎莫成为朋友开始,小朋友们的真心也陆续被打开,奥吉不在是孤独的。他重获朱利安的友情,在郊游中,又获得了其他同学的友情。

好运总是结伴而来,在毕业典礼上,奥吉获得享利沃德比彻奖。对奥吉来说,从被同学接受,获得友情,再到获奖。这就是一个奇迹。如果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他不会有这么高的评分。

下面再来说说故事的另外一部分。

维娅,奥吉的姐姐,在弟弟的出生后,父母的精力全都花在了弟弟身上,尽管她扮演着贴心女儿的角色。可是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她多么希望母亲的目光会有一次聚焦在她身上。

她认为她的生活中,懂她的人只有她最好的朋友米兰达了。可是在新学期,米兰达不想再理她了,她觉得她连友情也失去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贾斯廷,一个暖男。

生活有时候总是如此,真诚以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上帝也不会让你落单,在你迷茫失望之季,会有另外一个天使悄悄进入你的世界。

他慢慢进入了维娅的生活,维娅也习惯了友情里米兰达的离开。

米兰达,维娅从幼儿园开始的好朋友。父母离异,没有人关心她的生活,她在夏令营打工。

一天,她突然对夏令营里的女孩们编起她的身世,她把自己想像成维娅,把维娅的一切都视为已有,女孩们对她的身世表示羡慕,她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也许她的生活从来都是灰暗的,难得一次成了明星,自然会舍不得放手,再加上她编造的身世是把自己当成了维娅,她也不知如何面对维娅,怕谎言被拆穿了。她就这样与维娅结束了友情。

可是与人交往,如此大的谎言终究让她难以得到真心的朋友。她发现维娅才是她真心的朋友,于是在最后,把上台的机会让给了维娅以恢复她们的友情。与米兰达遭遇几乎相同的是杰克,杰克家境一般,上这所学校只是为了奖学金,刚开始与奥吉交往也只是因为学校的安排和妈妈的叮嘱。在万圣节那天伤害了奥吉,他一面相获得朱利安他们这样的朋友,想要更多的朋友,一面又想要获得真心的朋友。但在与奥吉相处的过程中,她被奥吉的人格魅力与折服。所以在最后也勇敢的捍卫了自己的友情。

不管米兰达、杰克、奥吉还是维娅,其实她们的生活都很简单,也都有各自的烦恼,站在别人的角度也许看到的就会不同。奥吉为长相苦恼,父母却永远围着他转;维娅为父母从来都不关注而苦恼;米兰达则羡慕维娅的家庭环境,为自己的生活而苦恼;杰克则是想要重获奥吉的友情而苦恼。所以善良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善待身边的人,生活就会更美好一些。

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些不足是这个电影名称,“奇迹男孩”有点局限。我觉得电影每个人都不是平凡的,妈妈为奥吉几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重心都是围绕着他转;学校的也给了奥吉很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身边的朋友,这些都是支撑奥吉渡过平凡的五年级的元素。

还是用“wonder”可能会更完整一些吧。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公平的校园环境,还有一堆对你好的人,和奥吉一起制造了这个奇迹。

《奇迹男孩》观后感2

这部电影以奇迹男孩奥吉的成长为主线展现了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电影的主题,尊重孩子及他们的世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奇迹男孩奥吉,出生时就是一个奇迹,因为就算近亲结婚的人生出怪胎的几率高,但在这世界上也是寥寥无几,奥吉的父母并非近亲结婚,却生出了奥吉这样的怪胎,真是寥寥无几中的寥寥无几。奥吉的身体动了二十几次手术,整容后可长相还像外星人,这对于他的成长简直是灾难。

奥吉因为自己的长相难看,一直不敢去上学,直到他该上五年级时,父母鼓励他去面对自己,一定要去学校上学。对于奥吉,主要是心理上承受不了别人的眼光,整日里戴着太空头盔,平时生活中也把自己想象为宇航员,他的父母特别的尊重他,这样他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人总要到社会上谋生,不能一辈子戴着面具生活,在去学校上学这件事上给奥吉增添了许多的烦恼,一家人也因为这件事紧张着,时刻注意着奥吉的情绪。

奥吉在刚入学时就因为朋友说他留着的小长辫子而闹情绪,回到家就发起 ……此处隐藏12969个字……奥吉,还把全班的相片中的奥吉删掉,让奥吉滚蛋!事情败露后,朱利安父母非但没有向奥吉道歉,还当着朱利安的面用权势、用钱来压制校长!遇到这样的家长,校长也很伤心,他伤心朱利安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与母亲都是势利眼,都没有一颗善良的心,难怪朱利安会做出这样的暴力行为!

杰克,虽然生在一个穷人家庭,靠着奖学金来到学校。但是,杰克母亲却能教育杰克做一个善良的人,让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杰克,在别人诋毁朋友时,冒着被开除的危险跟同学打架。

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学校教育让孩子们找到自己志气相投的朋友,学到自己喜欢的科目,展示自己的才华。朋友的陪伴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可能在学校教育中尝到被孤立的那种孤独感。有朋友的相伴,学校教育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奥吉,在学校里认识了杰克、沙莫这样的朋友,还有为什么不看别的电影呢。我开始有点后悔。

但是,是我想错了,你瞧;我身旁的妈妈几乎看所有电影都昏昏欲睡,这次她却不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又被情节打动地留下了行行泪水。

没错,这部电影是我从小到大看过最好看的,没有五花八门的特效,但我觉得这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有着真挚的情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这里有友情、亲情,也十分温馨,很容易让我把自己的现实联系起来:主人公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男孩,但是为什么是奇迹男孩呢,让人不解。原来,他的出生很特别,因为基因关系,做了好几次手术才让他变得像正常人一样能呼吸、看见,但是他面相与常人不同、非常奇怪。但他的家人从来不这么觉得,她的姐姐本来就想要一个弟弟,从那时候出生起就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围着他转,从来就不觉得他不好。他的自卑让他戴上了一个宇航帽,从小都是他的博士妈妈在家教他学习,到了五年级他就该上学了,所以要摘下头盔才可以。

虽然大家对他有歧视,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但他凭借才智出色表现,还是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他们的友情经过很多磨练,但是最终小男孩还是理解了他,友情变得很坚韧,当困难来临时,大家团结在了一起度过了。当那几个身影站在河边时,我觉得,友情的力量真伟大,大家相互理解;那时,谁也不会怪罪、嫌弃谁。

最终,起初被大家歧视的小男孩,得到了全部人一致肯定,在毕业典礼上得到了嘉奖。

我被这部电影打动了,它告诉我要好好珍惜身边朋友,学会理解他人,以宽容、仁爱的眼光看待一切。这让我想起了老师讲过的故事:一个医生与病人约好手术,却迟到了,病人家属就责怪他,孰不知他的儿子刚因车祸身亡。

朋友同学之间就应该好好相处,珍惜为数不多的时光,发生了矛盾也要相互理解、不能一味地责怪对方。这部电影教会我的道理一定会让我刻骨铭心。

《奇迹男孩》观后感10

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

《奇迹男孩》则是不用太伤脑筋,安心被灌暖心鸡汤,尽情扭开情绪的水龙头就是。对在豆瓣看到影迷写的一句“能让观众在电影开篇不到10分钟就哭出来,就很已经厉害了”十分同感,而多人角度叙事,让人觉得鸡汤更淡淡回甘、易于入口。

自己也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对维娅一时脱口而出的“我也是独生子女”,到后来跟男友、好友和弟弟、母亲说出了一直隐忍的心声,有种特别的共鸣感。说有点儿“双重人格”,也许有些言重,但我觉得,并无选择地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来说,在因为没有而特别想有个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一念渴望中,在得知同辈朋友跟兄弟姐妹如何爱恨相处的一念庆幸中,在数不清的自言自语时光中,我是我,也是我自己的哥哥姐姐、我自己的弟弟妹妹,这种一人分饰多角的多重身份或多重思维,正应了校长那句“每件事/每个人都有两面性”。

比起“剧情”“家庭”我更偏向为《奇迹男孩》备注“教育”“心理学”标签。就像我跟生了娃的(准备生娃的)朋友聊天时,常说的一句“有了孩子之后,你的世界中心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觉得,多数的孩子都是在世界中心的爱下成长起来的(也许许多人觉得独生子女更甚)。我也觉得,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先感知身边最亲近之人的善意之爱,再慢慢从生活中见识到身边人或陌生人的恶意之行,然后有意识或下意识地自己做出了善举或恶行。联想起最近看的日剧《anone》中一句让被父母抛弃的女主角很受伤的话,“你没有拥有被父母疼爱的记忆,是无法爱人的吧?”。不可否认成人的情商,跟童年家庭父母的爱有着很大的牵系,父母的善意也好恶意也好,都可能耳濡目染地种在孩子的心里,长成孩子的善意或而恶意。在电影的小镇里——观《迷镇凶案》《奇迹男孩》有感

前面提到的《太空救援》《尼斯:疯狂的心》恰巧都是真实故事改编,会让观者对真实世界还有这样的人而肃然起敬;后面两部《迷阵凶案》是原创剧本,《奇迹男孩》是小说改编,则会让观者深深庆幸这都是情节纯属虚构,要是发生在真实世界中实在是太艰难了。现代先进社会的霸凌,已不仅仅是我们从前熟知的拳头揍打,还有网路的漫骂,动不动的人肉搜索,不动手也不动口的冷眼;也不仅仅来自于那些陌生的恶人、坏人,还有可能来自于我们的亲人、友朋、长辈、同龄人、低龄人;我们不仅仅可能成为受者也随时可能是施者……而在这进化中,那句曾被多少代人口口相传,也曾被我们自己声声念叨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念了几千年仍未成梦成真。

看完的两部电影后还发现两个巧合的地方,《迷镇凶案》的主角小男生尼基的饰演者诺亚·尤佩 NoahJupe,在《奇迹男孩》里饰演了主角小男生的好朋友杰克·威尔是;《迷镇凶案》故事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僻静小镇,《奇迹男孩》姐姐演出的话剧名叫《我们的小镇》(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作品,讲述着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小事,用平常的点滴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威严与平凡。希望通过这部戏让人们体会到,在任何年代、地域琐碎和平凡贯穿于每个人出生、成长、恋爱、婚姻和死亡的过程中。然而只有在活着的时候真正认识到此时此刻生活的价值,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从某个角度来说,社区、学校都是由巧合相遇的家庭而组成的特殊区域,但从另一面来讲,也可以看成如此多的家庭做出的选择的必然结果。正如《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对白:“我们不是偶然相遇,也不是顺势,我们都是靠自己的选择才走到这一步的,也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你做的选择和我做的的选择,让我们遇见了彼此,我们是靠自己的意愿相遇的”。遇见一部电影,在电影里遇见似曾相似的自己,想想也是我们做出无数选择后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好看的电影,好的故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让屏幕下的人看到屏幕上的人的内心戏,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为人知的挣扎”,由别人的挣扎共振出自己的扎挣,即使大多数情况下,挣扎会随戏的落幕一切恢复如常,但少数情况下,挣扎也许会像无意栽种的种子,哪一天不觉间长出新芽。

从倒吸一口冷死充满恶的气场中跳转到催泪虐心充满爱的气场,其实不存在一扇门能像防火门那样把火星燃起的大火挡在外头,无论是沉默的、吆喝的、出格行动的、冷眼旁观的,每个人都无法把善恶简单地置身事外。希望被善待是内心的选择,善待别人则是内心和行为的选择。正如《奇迹男孩》中老师的每日箴言:“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

《《奇迹男孩》观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